注  册登  录
慈善项目
【志愿者感想】赖伟明:走进长山,走进心灵
  • 所属项目:访贫助学项目 -> 第四期访贫助学廉江行 -> 项目动态2025-11-10152

image.png

出发前,我以为家访是“看一看、问一问、记一记”的简单流程,觉得只要带着善意,就能轻松完成任务。现在回想,这种“想当然”,是因为从未真正接触到困难家庭的真实生活。

image.png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感受“困境”,言语真的难以表达,现场看到的每一个画面都比文字描述更令人深刻。

我去的地方是湛江廉江市的长山镇,这次家访核查活动让我真正走进了困难孩子的家庭,让我明白:困境是真实的,而孩子骨子里的坚韧,更值得被看见。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其中一户的奶奶,她讲到家里的情况时眼眶瞬间湿润,家里有四、五个孩子,其中有一个孩子被蜡烛大面积烧伤,需要大量的钱治疗,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因为癌症去世了,目前全靠妈妈一个人在外打零工支撑家庭,家里就只有奶奶在带孩子。看到她的眼眶湿润时,孩子们都上来把好吃的分给奶奶,我被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我强忍着泪水,看着满墙的奖状,心里十分酸涩,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能帮助ta们走出去!

image.png 

如果说困难家庭的情况让我触动,那同行的志愿者们则让我懂得“公益需要专业与协作”。

我们的领队玲姐很耐心细致,提前摸清了每个家庭的情况,进门时主动和ta们打招呼、拉家常,避免让ta们感到局促;记录信息时,她会蹲下来和孩子平视交流,遇到敏感问题会巧妙转移话题,这样做既完成了家访任务,又维护了孩子们的尊严。玲姐的举动让我知道,“善意”需要用“懂分寸”的方式传递。

image.png 

同镇的领路人熟悉当地情况,主动帮我们带路、翻译方言,让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家访时ta们会用本地方言谈论生活琐事,慢慢打开对方的心扉,这种“接地气”的默契,让陌生的家访变得温暖又高效。

这次家访也彻底打破了我过去对“公益”的简单认知。

它不是“完成任务”的流程,而是需要走进人心的沟通——你得读懂家长欲言又止背后的顾虑,看懂孩子躲闪的眼神里的渴望;它不是“单方面给予”的感动,而是双向的成长——我们带来了帮助,更从ta们的坚韧里收获了力量;它更需要专业与协作——领队的经验、伙伴的默契,缺一不可,没有谁能“一个人做好公益”。

image.png

第一次参与家访核查活动,不是结束,而是我公益路上的“起点”。那些直击心灵的触动,让我明白“恤孤助学”这四个字的重量——它承载的不仅是物质帮助,更是对每个家庭的尊重与守护。

感谢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给予的机会,感谢领队与伙伴的一路同行,感谢那些坚韧而有力量的家庭,此类种种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耀眼的光芒。

撰稿:赖伟明

编辑:王萌洁

审核:林钧泽

推送底图1.png

推送底图2.jpg


☆ ☆   推荐慈善项目   ☆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