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慈善项目
4万术后费用亟盼爱心接力瑶族地贫女孩三次移植骨髓
  • 所属项目:重症贫童救助项目 -> 重症贫童救助 -> 媒体报道2015-02-051705

 

4万术后费用亟盼爱心接力

瑶族地贫女孩三次移植骨髓

温暖748号温暖诉求

“小朋友,你怎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啊?5年前,暨南大学老师张多英带着一帮学生到贫困县连南“三下乡”,发现一个脸色蜡黄的女孩子始终站在原地不动,当时随意一问,未料开启了一个地贫女孩的重生之路。

女孩叫邓珺璟,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靠父母拼尽全力输血维系性命。去年3,张老师将珺璟一家接到广州,募款40多万元为小珺璟做了骨髓移植手术。在移植术后最关键的恢复治疗期,小珺璟的医疗费出现了缺口。4万元,谁来接力?

【贫困】

“地贫”吸干了家里钱财

1996,邓国香和同村人邓永梅结婚,两人很快有了第一个孩子。孩子满2岁后,夫妻俩一起在外打工。2005,邓永梅又怀孕了。第二个孩子邓珺璟出生后,邓永梅却发现孩子有异常:“脸色很黄,还总是哭闹,有时候还会发烧。”由于医疗条件有限,当地的医院始终查不出问题。直到小珺璟5个月时,小珺璟在广州儿童医院被确诊为重型地中海贫血患者。

医生告知邓永梅,孩子必须定时输血,以维持生命,想根治则必须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医生说骨髓移植要几十万,我们听都没听过这么多钱,怎么可能筹得到?”无奈之下,邓永梅抱着小珺璟回到家乡,每个月给她输一次血维系生命。邓国香将每个月的工资悉数寄回家里,可这些钱都不够小珺璟输血和检查的费用。“没钱就到处借,到现在借了七八万了。”邓永梅说。因为没钱,家里唯一的一间50平方米的泥瓦房得不到修葺,早已破烂不堪,最后还是亲戚帮他们在村里租了一间房子,才让他们有个安身之所。

【反复】

三次移植手术花费近70

2010,5岁多的小珺璟,在村里偶遇带学生下乡的暨南大学的张多英老师,她的命运也从此改变。“张老师每年都会抽空来几次,每次都会给我们送一些钱,给珺璟输血用。”邓永梅说。但长贫难顾,由于得不到规范的输血、排铁,小珺璟的脸色越来越差,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

20133,张老师了解到小珺璟已经从每月一次输血,发展到每月两次输血,他觉得不能再等下去了。“我开车去他们家,把小珺璟母女接到广州,刚好她爸爸和哥哥都在广州打工,就让他们去医院做了骨髓配型。”张老师说。

骨髓配型结果出来了,哥哥的骨髓与小珺璟是全相合,爸爸的骨髓是半相合!接着,张老师又开始为小珺璟的手术费用东奔西走,前期筹到了16万多元。

2014927,小珺璟接受了第一次骨髓移植手术。意外的是,手术并不成功,1030,第二次手术又失败了,一次次的坏消息敲击着张老师的心。“那段时间,我不敢看,不敢问,不敢关心,因为再不成功这孩子就没救了。直到孩子爸爸打电话告诉我第三次手术成功了,我才松了一口气,但我们原先筹的钱已经远远不够了。”

张老师又联系上原本打算为小珺璟助学的一些好心人,他们又为小珺璟募集了23万多元。最后结账时,医院的账单是68万多元(一半是医保报销),“把所有募集到的款项都填进去还是不够,我自己又刷卡透支了8000多元。”张老师说。

【希望】

再筹4万可度过救助审批期

20141231,小珺璟终于出院了。由于移植手术之后,小珺璟的身体抵抗力很低,为了防止感染,对居住环境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邓国香不得不在南方医院附近一高档楼盘租了一套两室一厅,月租金3900元。“一辈子没住过这么好的房子,但每天住在这里,像针扎一样,寝食难安。”邓国香说。高昂的房租水电、小珺璟吃药、检查等各项费用加起来,每个月要2万元。这对于山穷水尽的邓国香一家来说,如悬在头顶的利剑,让他们没有一刻心安。

“我已经发动了所有能发动的人,前前后后筹到了40来万,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和天使妈妈基金也分别给了2万元,但这些钱在孩子的手术过程中花光了。”张老师说。

除了筹措款项,与医院、志愿者、媒体、当地政府等联系的所有事宜,也几乎是张老师一手包办。“我已经开始联系清远的重大疾病救助,但是这个审批需要很长的时间,我只希望能再帮珺璟筹到4万元,缓过这两个月,只要那个救助的审批能下来,孩子接下来就没有问题了。”

新闻链接:201525日新快报A25:

http://epaper.xkb.com.cn/view/978513


☆ ☆   推荐慈善项目   ☆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