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如此大型的现场游园活动,与以往的家访、回访活动不同,这次是以中秋游园会的形式开展,也因此,整个活动从一开始就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与温暖。
晨曦微露,天边才刚泛起鱼肚白,体育中心门口已经聚满了绿衣衫的身影。清晨六点多,已有一大批恤孤助学会志愿者早早在集合点等候。尽管起得很早,但大家脸上丝毫没有倦意,相反,每双眼睛都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经过五、六个小时的车程,当“信宜”两个字映入眼帘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知道,所有的奔赴,都将因为爱与陪伴而变得意义非凡。
最初的我,还带着初次参加的忐忑,悄悄站在队伍边缘。是“哈哈”哥哥第一个向我走来,他幽默的问候像一束光,瞬间融化了冰冷的陌生感,他主动地询问我的名字,还邀请我一同布置我们的游戏摊位,于是我跟着他系彩带、摆道具、试游戏,三言两语之间我就放下了“包袱”,也成了小组里畅所欲言的一员,和组员们聊了起来。我们这个由“strangers”组成的小组,很快就像久别重逢的朋友,分工有序、干活默契。组里的每一个人都像一盏灯,照亮了彼此,也温暖了整个行程。
九月的南方,暑意未消。活动设在架空层,虽遮住了直射的阳光,但流动的风还是带着热气。活动还没正式开始,很多人的绿衫已经透出深色的汗迹,可没有人在意这份燥热。大家来回穿梭,抬桌子、分物资、对流程,偶尔相视一笑,擦擦汗继续干活。那一刻我忽然明白,志愿者的温度,原来比阳光更灼热。
孩子们很快就到达现场,令人意外的是,来的人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孩子们很快就参加到一个又一个的游戏中。我和“哈哈”哥哥负责的摊位是“百发百中”的投壶游戏,孩子们都很喜欢玩这个游戏,我们的队伍排了长长一条,孩子们乐此不疲,玩了一轮又一轮,笑声与欢呼此起彼伏。“哈哈”哥哥更是彻底融入了ta们,不停地弯腰捡箭、耐心讲解,俨然成了最受欢迎的“孩子王”。
另一旁负责“月球翻滚秀”的杜海华哥哥也以一己之力支撑起整个游戏摊位。每当有孩子挑战失败,他总是温柔地蹲下身,注视着ta们的眼睛说:“没关系,你已经做得很棒了,再试一次!”说完便继续往水杯里缓缓加水,眼神里全是鼓励与信任。那一刻,他目光中的信任比语言更有力量。
我作为小组的宣传员,握着手机,穿梭在人群之中。透过镜头,我看到志愿者们一次次弯腰、蹲下、侧耳倾听;看到孩子们玩游戏时紧抿的小嘴、拿到奖品时绽放的笑容;看到一个女孩悄悄把自制团扇塞进志愿者手中,说“送给姐姐,你们好辛苦”;看到活动结束时几个孩子抱着志愿者迟迟不愿松开……这些画面不动声色,却足以震撼心灵。
第一天的活动结束后,我们小组聚在一起开了一个多小时的总结会,讨论今天的活动有哪些不足,明天如何改进,还设置了新的暖场游戏。明明才相识一天,却仿佛已经并肩走了很远的路。那一刻,灯光下的每一张脸都写满了认真与热爱。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尽我们所能,让每个孩子都尽兴而归。
而第二天,我们真的做到了。
更多的孩子加入了游园会,像涌入乐园的小鸟,欢腾而雀跃。有几个早到的孩子甚至主动帮我们摆椅子、贴标签。那一刻,身份模糊了——我们不只是志愿者与服务对象,更像是一起投入节日、分享快乐的好伙伴。
离别时分,总是掺杂着复杂的情緒。孩子们大包小包提着礼物逐渐远去,而一个女孩躲在志愿者婕姐怀里掉眼泪。她没有多说,只是紧紧抱住,婕姐抚着她的头发,轻声说:“我知道,你很棒,继续加油。”有些陪伴,无需千言万语,仅仅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就已完成心灵的对话。
回程的车上,大家分享着这两天的感受。有人说感动,有人说收获,有人说看到了勇气与纯真。而我,则默默望着窗外渐深的夜色,心里升起一轮澄明又温暖圆月。我们所付出的,不过是时间与心意;而我们所收获的,却是无法用言语完全承载的触动与成长。
也许很多年后,孩子们不一定会记得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样子,但我相信,ta们会记得曾经有一群绿衫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陪ta们笑过、玩过;记得有人真诚地注视过ta们的眼睛,认真地对ta们说:“你做得真的很棒!”
而我们,也会记得信宜九月的风、灼热的阳光、浸透汗水的绿衫和每一个孩子笑起来的模样。这个世界很大很大,但爱,让我们走得越来越近。愿每一次弯腰,每一次击掌,每一次真诚的对话,都能成为月光之外,另一种照亮童年的光。
我心中充满感激,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体验到志愿服务的魅力,更让我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因爱相聚,用真诚和行动为孩子们带去欢乐与温暖。也许我们只是ta们人生中短暂的过客,但只要曾有一刻,我们如光般照亮过彼此——这一切,便是最有意义的事。
撰稿:郑斯琦
编辑:王萌洁
审核:林钧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