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信宜大成镇与玉都街道的活动场地,最先被孩子们眼中的光所打动——那是对陪伴的期待,也是对未知游戏的好奇。
之前我有参加过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的家访、回访活动,这一次的活动招募一发出,我就马上填写了报名链接,还拉着同学一起报了名。第一次参加恤孤助学会的家访,我就爱上了这个组织,不仅仅因为恤孤助学会一直在帮助困境学生完成学业梦,这是大爱,还因为会内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等,都非常善良、热情,不掺杂其他,只有纯粹的爱,ta们会轻声细语地和小朋友交流,会帮助同伴、关心同伴,每次提到家访总是忍不住掉眼泪,我深深地明白恤孤助学会存在的意义。
这次的现场游戏,我是作为助理主持人的身份参与,第一天的我懵懵懂懂,主持人姐姐在带领小朋友做活动和介绍游戏玩法时,我也不知道我应该干什么,我就站在旁边。第一天全程都是主持人介绍游戏、领队演示,结束以后领队教我应该怎么做,第二天我配合主持人姐姐圆满完成了游戏演示,我真的很开心,第一天的时候领队没有责怪我,而是教我应该怎么做,小组的哥哥姐姐们非常好,很团结地布置场地、抬桌子,齐心协力,两场游戏井然有序地完成。
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时,没有年龄的距离,只有纯粹的笑声。ta们会为了一次小小的胜利雀跃欢呼,也会主动拉起同伴的手一起闯关,那份不掺杂质的热情,瞬间融化了所有疲惫。当把装着礼物的中秋慰问包和印着圆月的中秋月饼递到ta们手里时,有的孩子会小心翼翼地把礼包抱在怀里,有的会小声说“谢谢”,还有的会偷偷摸一摸月饼盒,眼神里满是珍视。
这场慰问从不是单向的“给予”,更像是一场双向的治愈。我们带来了节日的关怀,而孩子们用最纯真的笑容,让我们懂得了“陪伴”与“守护”的真正意义——当下的困境或许会暂时限制ta们的物质生活,但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永远鲜活。这个中秋,因这些孩子的笑脸而格外圆满,也让“恤孤助学”的意义,在一次次心与心的贴近中愈发清晰。
撰稿:贺红艳
编辑:王萌洁
审核:林钧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