恤孤助学会慈善拍卖会筹集202万元救病童——2016年“结善缘 救病童”义拍义卖慈善会顺利举行
原文链接:http://news.ycwb.com/2016-11/29/content_23655412_2.htm
金羊网讯:11月27日,广州花园酒店三楼海棠玉兰厅里人头攒动,尽管连续几天的冬雨让气温骤降到10度左右,也没阻挡住前来参加由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主办的2016“结善缘 救病童”义拍义卖慈善会志愿者和热心市民的脚步。
活动上,恤孤助学与中山一院、妇幼中心、省中医院、南方医院、军区总医院、珠江医院6家代表签订了新一年的合作协议。广州市宝迪科技有限公司也在活动上再次捐赠30万元用于重症贫童的救助项目,经过当天的义卖、义拍和活动期间收到的善款,本次慈善会共计筹得善款202万元,将全部用于2017年的重症贫童救助。简单的数字,包含着爱心企业、媒体、医院以及社会各层面热心人的努力。这些善款,宛如冬天里的一把火,为还在病床上承受病痛的孩子们,点燃起重新生活下去的勇气与希望。
恤孤助学会与6家合作医院签订合作协议
广州市宝迪科技有限公司向恤孤助学会转交30万元的支票
“结善缘 救病童”义拍义卖慈善会已经举办到第五次了,在一年年的坚持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截止到2016年10月31日,恤孤助学会的重症贫童项目一共筹集到1805.55万元善款,救助了重症贫童1197名。每一分善款的支出和去向,恤孤助学会都会按时在官网和微信公众号上向全社会公布,完全做到公开、透明。
“特殊义卖品”备受关注
27日上午10时,本次慈善会的义卖活动正式开始,有不少热心市民已提前到场等候。现场的十几个大类、近千种义卖品,包括下午拍卖会的38件精致的拍品,全部由社会各界捐赠。
天冷人心暖,上午两个小时的义卖,绝大部分都被热心市民抢购一空。而在妈妈陪伴下来到现场的盲人女孩何采萦做的手工格外受到欢迎。
从得知恤孤助学会要举办慈善会的消息后,采萦妈妈就一直很积极热心,捐赠了32件采萦平时做的珠串手工艺品参加义卖。采萦也在妈妈的陪同下,现场做手工为病童义卖筹款。“虽然她看不见,但她也想为其他重病的孩子出一份力。”采萦妈妈如是说。因为失明,靠指尖敏感触摸细小的珠子,再将一颗颗珠子串成漂亮的手袋、篮子,还有玩偶……她的手工作品赢得满堂赞赏。
采萦在认真的串着手工作品
现场遭到“哄抢”的还有广州羽毛球队队员亲手做的羽毛球小工艺品,“队员们一听说要给孩子们筹款义卖,特别积极地参与。希望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病童。”据义卖组负责人说:“去年沽清最快的就是羽毛球队员们做的小手工。”
“大家这么喜欢队员们做的手工艺品,我们也很高兴。”曾带出多个世界冠军的羽毛球教练杨新芳笑道。
小“粉丝”选购广州羽毛球队队员亲手做的羽毛球小工艺品
珍贵精美艺术品广受追捧
两点半左右,由广东公正拍卖有限公司资深拍卖师谭练主持的拍卖会将整个慈善会推向了高潮。现场竞价此起彼伏,大家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来自现代收藏大家、书法家石金柱的“积善之家”和著名艺术家陈永锵先生的“为善最乐”,徐悲鸿弟子、获“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的杰出雕塑家潘绍棠先生为纪念自己88周岁而作的青花瓷瓶,耕酸堂出品的海南沉香木雕《禅》,为本次慈善会特意定制的钦州坭兴陶双层浮雕龙凤对壶,雕塑陶艺家潘映雪先生令人惊艳的版画作品《呐喊》和油画家黄紫云的油画作品《花好月圆》,跨界艺术家陈湖先生的油画《重生》、林学明先生的青花釉里红瓷盘,真如堂伍一洵先生的瓷塑《一叶观音》都受到了热烈追捧。其中耕酸堂出品的海南沉香木雕《禅》拍出了全场最高价12万元。
部份买受人与拍得的物品以及捐赠人合影留念
拍得海南沉香木雕的嘉宾与拍品合影留念
活动上,还有一件特殊的捐赠品——来自恤孤助学会曾救助过的“头箍女孩”李睿婷之手。去年,才9岁的广西女孩李锐婷由于先天性脊柱侧弯,需要坐轮椅、带一种特殊且十分沉重的牵引头箍生活,非常痛苦。为了生活和治病,婷婷出售自制的黏土玫瑰花来换取治疗费,一朵花卖9元。后来,婷婷的困境通过媒体报道,恤孤助学会“救助重症贫童”项目关注并资助了她,让她获得正规治疗。如今,她的身体恢复良好,并可以摘掉沉重的头箍。“婷婷妈说,以前没有小朋友要跟他玩,说她是怪物。现在她身体好了,自信了好多,也快乐了。”
得知今年“救病童”拍卖会即将举行,她主动和妈妈亲手制作出两盒永不掉色的永生花献给慈善会义卖。“这两盒花儿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一盒叫‘不忘初心’,一盒叫‘海之言’,寓意志愿者们做公益时不忘初心,共同努力帮助更多孩子,同时也代表了婷婷一家的感恩。” 同时还有一盒是赠送给恤孤助学会的代会长兼秘书长的粘土百合花和一封亲笔信,信中说:“……大家的恩情我无以回报,唯有用自己的手工作品来帮助那些重症贫童。虽然这些都是微不足道,但是我和婷婷会一直坚持下去的。”王会长现场捐出此件物品作为压轴拍品,最终以2.4万元拍出。
王会长与拍得永生花的嘉宾合影留念
爱心企业最后补齐200万
在拍卖环节结束后,财务正在紧张统计当天的筹款金额时,广州好迪集团有限公司的刘佩华女士即场表示如果公布的总额不足200万,她将补足此数。根据财务的快速统计,现场即时的统计总额是169.5万元,刘佩华女士现场追加直接捐款30.5万元。此时,另一位化名为“左右手”的热心人士也表示追加2万元捐款,所以当天的筹款总额就达到了202万元。
刘佩华女士与拍品合照
病童救助金“僧多粥少”,仍需各界助力
在活动上,恤孤助学会79岁高龄的代会长兼秘书长王颂汤先生动情的向在座介绍了启动该项目的缘由。因为2011年和2012年初在广州发生了几件非常令人心疼的事情。其中一件就是有一位在深圳的外来务工人员,他太太有精神病,他7岁的儿子是足内翻,就是两个脚掌往里翻。他带着儿子去看病,医院告诉他这个病是可以治好的,要7万元押金。他没有钱,大概估计经过了激烈的,应该说是残酷的思想斗争。后来呢,他就抱着儿子从7楼跳下来,他本人当场死亡了,他儿子受重伤。现场的人跟我们介绍说他着地的时候,他把儿子紧紧地抱在怀里,就是说做父亲的可能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想保护自己的儿子!当时大家就想办法募钱啦、抢救啦,但最后,这个孩子还是走了。7万块钱两条人命,你可以说这个做父亲的不应该这样极端。但是我想,人都是贪生怕死的,不到彻底绝望,一点希望都看不到了,是不会下这样一个决心,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的。
恤孤助学会代会长兼秘书长致辞
当天夜里,我就在想,我们社会有这么一个群体,他们用两条生命的代价在拷问我们,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走到这一步?我们能不能给他一点希望,给他一点帮助,不让他们走到这个地步。再加上那时还发生了好几件事情,所以在2012年的3月,就确定搞重症贫童项目的试点。经过一年的实践,总结了经验,制订了制度、流程和各种表格,在2013年正式列为我们会继助学后的第二个最大的资助项目。
到今年已经是从试点开始第5年了,这五年里看到了很多很多事情,最感到无奈的,感到自己无力感的,也是感到痛心的是什么呢?2012年试点的时候资助了40名病童,花了105万,人均是两万六千多;2013年救助了197名,350万,人均一万七千八。你看,到今年,到前天为止的最新数字,今年救助了362名454万,人均一万两千五,到年底估计全年大概400名,500多万,也还是一万两千五。这5年,投入的救助金额,从105万到今年的500多万,是5倍;救助的病童从40名到今年估计400名,是10倍,而人均的救助金额从两万六千多,少了一半,只有一万两千五。社会上有这个需要,但是我们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大家分一点,少拿一点。
我们每一个人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都会遇到自己克服不了的困难,需要别人来扶你一下。就像我现在一样,前一段动了个手术,所以现在要有人扶我一下,不让我倒下。所以今天请大家来,就是希望大家捐一点钱,扶一下这些可怜的病童,尽可能把他们从生死线上拉回来,让他们活下去,谢谢!
部份嘉宾与志愿者的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