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闻家访有感
2015年5月26日
志愿者曾欣繁
首先还是很感谢恤孤助学会能给我这个参与家访的机会。
从广州出发,历经9个小时的车程到了我们的目的地—新寮镇,此时已经15:30了。因为在车上已经和我的搭档Mandy姐阅读过这些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在Mandy姐的教导下,所以我就比较快上手了。在热情的村干部带领下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今天下午该家访的五户孩子家。在这个过程中我是询问这些孩子的家长家里的情况的,我们家访的第一户,他家居然是敬老院,当时我们就错愕了。在经过询问带路人后了解得知:原来受访孩子的父亲是入赘的,然后不知为何就被赶出家门了,以至于他们只能露宿街头,后来敬老院看他们可怜才给了他们一间8平米左右的“房子”住,里面只有两张床和一个小小的“厨房”,没有家具。住在这里使得这个受访孩子受到了很多的欺负和冷眼。这样的环境让这个受访孩子变得排外、自卑和感到周边没有安全感。在婚姻的失败给孩子带来了这个无法修复的创伤。呼,收拾好心情我们继续下一家。这些家长基本听不懂普通话,我们的交流只能通过村干部的翻译得到想要的信息。刚开始还好,但是当我们进行到第三户时,(应该是我交流技巧不好)我一询问那些孩子的家长年收入有哪些来源和平时口粮是否够时,一个“热情的”村干部不等孩子的家长说话时,就抢先回答说:“他们都是务农为生,没有其他收入,平时就种一点花生和番薯根本不够吃,有时还要借钱还口粮。”我顿时觉得这些村干部真为他们村民着想,但是你也不要这样“说谎”。(她说这话时,眨眼比平时的频率高)。这户受访孩子他的爸爸患病,在询问医疗花费时,村干部也有些报虚高的感觉(现在才想起我们队有个医生,当时应该向他咨询一下的)。但是从我们的观察来看,这户还是符合我会的资助要求的。在进行今天下午最后一户孩子时,从村干部那里了解到这个孩子竟然有9兄弟姐妹!震惊了下。去到她家,在询问过程中,依旧出现了村干部打眼色的情况,使得我得到她家的信息真实度就低了。因为我们看到他家建的挺好的,环境还行,还有就是她家有9个孩子,有5个已经成年的,怎么可能没有经济收入呢。其实吧,当你为一个人好的时候,不是为他隐瞒什么或者夸大其困难,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就好了。
第二天,7点。我们吃完早餐就立即进行了家访。今天换我和孩子聊天了,进行了三户家访后,我觉得他们是缺乏自信还有一些自卑的,他们有很多心里话都没人诉说,还有就是他们似乎都有一颗当老板的心,想要改变现在的生活,让父母不再受苦。这也验证了一句话吧“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但是在这该快乐的年纪却被附加上了这些,让他们的脸上少了许多灿烂的笑容。这样真的有利于他们的成长吗?看着这些我突然觉得自己如果生活在这里受得了吗?答案或许是不能吧。真心为这些徐闻孩子感到难过。
家访的第四户是一个肤色有些黑的漂亮小女孩,读五年级,家庭比较简陋,没有家具,只有两张床,她的母亲的智力是属于弱智的。在跟她聊天时,不知怎地,她的眼眶就湿了,我立即停止了说话,让她平复一下心情。在这短短几秒钟时间里,我看她眼神似乎对我们的到了有些害怕和期待,害怕,可能是我长得不够慈祥吧(我一直都是笑着跟她聊天的)。或许她更期待我们能给她带来希望。我在问她有什么愿望时,她说:“我要帮助其他人”。听到她的话,我有些错愕同时也有些感动吧。心想:她怎么有这个愿望的?是环境促使还是有其他的好心人帮助过她令她有这样的愿望?在问她时,她说:“我希望其他小孩子能够快快乐乐的”。我笑着鼓励她,希望她一直都有这么“高大尚”的愿望。就这样我们愉快地结束了交流。
在这次的家访结束后,我觉得一个家庭的婚姻不止是夫妻之间的,也是孩子的,婚姻的成败,有时也会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希望在婚姻道路上有坎坷说出来一起分担,多鼓励对方,可以闹闹脾气,但请不要在孩子面前,也希望你们是床头吵床尾和。在进行这类家访时,应该了解下当地的语言,能掌握一些最好,确保自己在与村民交流时,就算通过村干部翻译也能够得到更多真实信息。我们不是提倡先让一部分富起来,再带动其他的吗?为什么村子里富有的越富有,穷的越穷?所以当别人提了建设性很好的意见时,应该接受并执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