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打卡,活力重生”项目正式启动
——志愿者点亮了儿科病房里的“太极时光”
对于长期住院的血液肿瘤病童而言,ta们在对抗疾病的同时,也面临着康复过程中的诸多并发症以及情感孤独、社交缺失等挑战。《中国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表明,静脉血栓栓塞在健康儿童人群中罕见,但在住院及患肿瘤儿童中发病率显著增加,尤其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
今年4月起,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联合广东省人民医院团委社工部,在儿童血液肿瘤科开展“健康打卡,活力重生”项目。每周一次的健身运动,将传统太极、八段锦与童趣创意相结合,由志愿者传递生命的力量,让病童在运动中感受身体的潜能,在互动中体会生命的温度。4月份,我们一共开展了4次活动,共31名次病童及家庭参与。
以巧思传递“青春力量”
4月8日,恤孤助学会的资深志愿者陈蔚青老师俯身轻握病童们小手,将太极动作化为童趣故事讲给ta们听,她耐心细致,用生动的语言和示范吸引病童们的注意。而4月17日的活动中,医院退休职工钟彩霞老师更是别出心裁,带来了“太极魔法道具”:旋转的太极扇如蝴蝶翻飞,发光的太极剑引得孩子们惊呼连连。“原来奶奶会的功夫这么酷!”8岁的乐乐(化名)举着扇子不肯放手。这些银发志愿者们,用独特的方式,让传统太极在儿科病房焕发出别样的活力。
与童心的温暖对话
在每一次的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关注病童们的参与情况,更格外关注ta们的心理状态。钟彩霞老师敏锐地发现小宇(化名)总是默默躲在角落,便悄悄将太极笔举到他面前,让他触摸找找感觉。在钟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小宇逐渐打开了自己,在第二次参与活动时主动站到了队伍的第一排。陈蔚青老师同样关注性格内向的病童们,鼓励ta们勇敢尝试每一组动作。她们总是能善于发现每个病童们的闪光点,不断给予鼓励。
运动是最好的“良药”
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病童因长期卧床易面临静脉血栓风险。医务社工、科室医务人员以及爱心志愿者多方紧密联动,通过每周一次的适龄化太极运动,帮助ta们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同时缓解治疗中的焦虑情绪。“孩子做完运动精神好了很多,晚上睡得更香了。”一位家长反馈道。
让温暖接力
我们呼吁更多有太极、八段锦爱好的志愿者加入志愿队伍:“您的一小时,可能成为孩子生命里的一束光。”下阶段我们将结合病童们的成长需要,设计更有趣味性的活动,让康复的病童们与志愿者共同踏上童趣康复之路,让爱与希望在病房中持续传递。有意向的志愿者可联系恤孤助学会资助业务部(电话&微信同号):1382227935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务社工
2025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