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观看客路二中“爱+屋”儿童保护项目结项总结会视频
湛江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秦英在讲话中指出,“爱 + 屋”项目呈现出“新、实、好”三大特点:“新”,体现在创新建立社工驻校模式,推动儿童从项目的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服务者和志愿者;“实”,体现在项目获得儿童及家长的广泛认可,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良好机制,有效提升了儿童的综合发展能力;“好”,体现在助力学校从无到有建立儿童保护机制、建成儿童中心活动阵地、组建志愿者队伍,即使项目结项仍可继续发挥作用,并形成对外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她同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学校要接过项目“接力棒”,持续健全儿童保护机制,充分用好现有阵地,发挥“优秀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和“同心少年”志愿服务队的带动作用,确保项目常期长效化运作;二是市、县、镇各级妇联要总结项目经验,结合“爱心妈妈”三年行动,积极联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推广复制“爱 + 屋”项目成功经验,关心关爱更多留守困境儿童;三是呼吁社会各界主动担当,共同携手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五年耕耘 成果斐然暖人心

会议在客路二中书记、校长黄勤的致辞中拉开帷幕。黄勤表示,“爱+屋”项目自启动以来,学校始终将其视为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核心工程,通过完善保护机制、搭建关爱平台,为孩子们构建了安全、温暖的校园环境。驻校社工刘裕燕通过详实的数据与案例,展示了“爱+屋”项目的丰硕成果:累计开展儿童保护知识、兴趣培育、社团活动等活动700场次,惠及学生8万多人次。项目不仅为困境儿童提供精准帮扶,还通过“学生志愿者培育计划”培养了一批校园“小小守护者”。学生代表杨舒娜动情地说:“在这里,我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也懂得了帮助他人,这段经历让我变得更坚强。”学生何世凯分享道:“担任志愿者后,我从自卑内向变得开朗活泼,现在能自信分享故事,主动讨论问题。” 学生蔡昌霖也表示:“我从以前躲在同学身后回答问题,到现在能组织签到、安抚情绪,成长了许多。”
扫码观看客路二中“爱+屋”儿童保护项目成果视频
多方聚力 守护儿童成长沃土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副秘书长林钧泽、广东省展爱公益基金会创始人黄剑媚等嘉宾强调,项目在资源整合、专业服务上的支持举措,强调项目成功得益于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三方的深度联动;同时对客路二中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积极探索和出色表现给予高度肯定,感谢学校对儿童保护事业的投入,希望其继续为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表彰先进 凝聚榜样力量
会议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进行了表彰。客路二中黄勤、王维红等12名教师获颁“优秀儿童守护者”称号,学生志愿者李沸梅、蔡昌霖等15人被授予“优秀志愿者”荣誉。悦好社工刘裕燕因其暖心服务被亲切称为“溜溜姐”,现场获赠纪念奖状。悦好社工与学校校长共同完成项目档案与物资交接,标志着项目正式迈入新阶段。
继往开来 共绘未来保护蓝图
雷州市教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官腾达,雷州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丽霞、客路镇人民政府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符逸敏等嘉宾在展望环节中表示,将以此次结项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与社会联动,推动儿童保护工作常态化、专业化。客路二中王维红副校长表示校方秉持关爱学生、保护学生理念,持续发挥“爱+屋”儿童中心作用,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创新举措,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懈努力。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宣读《儿童保护倡议书》,承诺携手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保护网络。

结语
经过五年的深耕实践,“爱+屋”儿童保护项目在政府与社会组织等多单位的协同努力下圆满收官,为客路二中的孩子们构筑起充满希望的成长空间,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及“三个习惯”养成教育的创新典范,弘扬儿童友好理念,以“新、实、好”的实践成果赢得全国妇联高度认可,标志着湛江儿童保护事业迈入新阶段。虽然项目已至终点,但更意味着守护征程的新起点,未来各方将继续以爱为舟、责任为桨,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共同编织更坚实温暖的儿童保护网络,在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为构建和谐社会持续注入温暖动能。
项目简介
项目由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广东省展爱公益基金会、湛江市妇女联合会主办,湛江市雷州市客路镇第二初级中学、湛江市悦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办,雷州市教育局、雷州市妇女联合会、客路镇人民政府协办,广州市娇兰化妆品有限公司支持,为期五年,旨在推动政府与社会力量积极加深合作,切实维护留守儿童合法权益,推进民生领域工作,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该项目是湛江市首个社工驻校儿童保护项目,通过建立“爱+屋”儿童中心,社工驻校开展专业服务活动,丰富儿童课余生活,提升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对学生父母、其他监护人、学校老师、政府相关部门提供保护儿童的专题培训,引导学校健全保护儿童机制,促进镇政府进一步完善关爱儿童服务体系,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
撰稿:悦好社工
编辑:段文琦
审核:林钧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