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温暖532号回访
“儿子有救,活着就有希望”
“老家有亲戚,却没人理我们;广州很陌生,但我觉得,到处是亲人。”在京溪大道附近一处租房内,李伟萍搂着儿子,露出难得一见的笑容。她告诉记者,林峰已在南方医院接受专家诊断,再次确诊重型地贫,需要定期足量输血,同时寻找匹配骨髓,等待移植。“儿子有救,活着就有希望。(我)没文化,不知道怎么表达,感谢所有关心林峰的人,谢谢……”她语音哽咽,眼里又泛泪光。
好心的哥不肯收钱
其实几天前,因为无钱输血,李伟萍还在为小林峰的性命忧心,唯恐相同疾病的儿子重蹈女儿当年覆辙。为保全林峰,李伟萍求助新快报。报道刊出当日,就有热心读者和公益组织与她取得联系,为林峰先期捐出1万多元救助款(详见本报2013年11月6日、9日相关报道)。9日,几近枯竭的小林峰终于输到全血,重现神采。11日傍晚,在另一位茂名地贫家长谢海英的帮助下,李伟萍母子来到广州。(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资助5000元应急,待如入院后再资助)
深夜11时许,谢海英在广园客运站接到李伟萍,此时末班地铁已行过三元里站,她们只能打车回京溪大道的居处。的哥是一位茂名老乡,得知李伟萍就是报道中的苦命妈妈,坚持不肯收车费。“好好给孩子治病,别往坏处想,难关总能过去。”的哥的话,李伟萍牢记在心里。
等待骨髓移植
11月12日,南方医院门诊楼,接诊林峰的儿科副教授张玉明证实,小林峰确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需要长期足量输血,方可维持生命。张医生说,若要根治,只能做骨髓移植手术,但前提是,必须找到匹配骨髓。“我先和儿子配,配不到,再去骨髓库找。”李伟萍告诉记者,海英正教她绣十字绣、串珠花,希望尽全力赚取在广州的生活费。记者了解到,电白一位义工已经为她建立群号为147765766的“小林峰爱心支援群”,盼望得到更多关注和援手。
新闻连接:新快报http://epaper.xkb.com.cn/view.php?id=89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