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梅与妈妈配型成功 筹齐25万入仓费即有望获新生
温暖536号回访
“能走到今天是奇迹,多希望这个奇迹可以继续。”在缴不起治疗费时,袁爱英曾忍痛放弃过女儿,但当雪梅哭着叫喊“妈妈救我,我不想死”时,她又不顾一切地抱起孩子,再次踏上南下求医之路。如今,10岁的雪梅熬过三期化疗,病情得到缓解,已具备进行骨髓移植手术的身体条件。袁爱英说,女儿的生命,是新快报爱心读者与公益组织,热心网友协力托起的,她没有权力再说放弃,前路再多艰险,她也要拖着女儿的手,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三次命悬 幸获爱心善款渡难关
钟雪梅今年10岁,来自江西赣州龙南县渡江镇一个普通的农家(详见新快报2013年11月12日A23版相关报道)。在袁爱英记忆里,女儿根本不知忧愁,脸上总挂着笑,即使考试挂科,也能以“表决心”的方式搪塞过去。“数学最低考过20多分,但她笑嘻嘻地把考卷递给我,说下次肯定能考100分。”
2013年7月底,连续高烧的雪梅在广州南方医院被确诊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了解到治疗费可能超过50万元,袁爱英忍痛放弃治疗,在第一期化疗行至一半时办理出院手续,带雪梅回到老家。刚刚回到家,雪梅便滴水难进,“她靠在床头看着我,跟我说,‘妈妈救我,我不想死……’”
得知雪梅的情况,很多亲友和邻居上门探望,100元、200元、500元……二三十人为雪梅凑了4万多元,带着相亲们的温暖,袁爱英与女儿返回广州,继续治疗。
两期化疗后,雪梅再度面临停药,在病友的提醒下,袁爱英求助天天公益。“是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下简称恤孤助学会)和好心人帮我渡过第二个难关。”袁爱英说。
2014年3月22日,雪梅出现肺部感染,进入重症监护室抢救,又一次面临生死难关。幸运的是,另一个公益组织雪中送炭,为雪梅补充了1万元善款,助她脱离危险。
病友资助
母女骨髓配型相合
雪梅所患白血病类型属于高危,必须通过骨髓移植才能康复。求助媒体之前,袁爱英只想陪女儿走到最后,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没想过自己有能力救她,只想陪她一天,就珍惜一天。”
连续三次绝处逢生,袁爱英看到了冥冥中闪耀的希望,“这么多人帮过雪梅,我不能辜负大家,也没有权力再说放弃。”
袁爱英告诉记者,是同科室的病友资助给雪梅3000元配型费,自己才得以与女儿配型成功。半个月前,雪梅已具备移植的条件,但因为筹不到25万元入仓费,手术时间一再拖延。
“有个孩子,找到了骨髓,出院去筹钱,等筹到了,病情又恶化,走了……”她突然流泪,“我能体会孩子父母现在的心情。”
担心再步后尘,袁爱英不敢中断雪梅的化疗,而在维持化疗的同时筹款,难度更甚。“我们借来的几万元,又扔进化疗里了。”如今能寄希望的,只有上年度可以报销的发票,还有另一基金允诺的3万元善款。袁爱英说,如果这两笔钱到账,入仓费的缺口将减少到15万元左右。
雪梅睡着了,袁爱英又躲在楼道里打电话。“求求你,再帮帮我,孩子等不起……”打出几个电话都无人接听,好不容易接通一个,袁爱英话未说完,听筒里已传出“嘟嘟——”的声音。
新闻链接:新快报2014年4月9日A19版:
http://epaper.xkb.com.cn/view/92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