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新闻中心
【新快报】这个暑假,广州小志愿者们身影活跃
  •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2023-07-241714


7月16日,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蝴蝶助学专项基金“一起公益·童伴未来”——蝴蝶助学十七周年慈善义拍义卖派对暨月捐行动发布会在广州举行,活动共筹募善款逾32万元,将用于系列山区助学项目,持续改善乡村教育环境,赋能乡村儿童快乐成长。以下是《新快报》的报道全文



“小蝴蝶”当家义卖
家长躲在暗处观察
7月16日下午,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下称“恤孤助学会”)“蝴蝶助学”的成人志愿者带着“蝶二代”-长期跟着父母开展黔粤山区学校援建义卖筹款的小志愿者,启动义拍义卖行动。
据活动发起人李泳仪介绍,“蝴蝶助学”是已持续17年的广州公益品牌,是一群热心公益的城市白领助力贵州和广东山区的学校建设。这群都市“蝴蝶”十数年如一日在山区调研探访、规划筹款、跟进建设······不少人还带着子女参与助学,让孩子跟在父母身后帮忙做事。
“6年前,蝴蝶助学最小的志愿者才6岁。”李泳仪笑着说,孵化公益“小蝴蝶”是第一代“蝴蝶”的共识,如今首批“蝶二代”的大哥哥、大姐姐已升读初中,他们又开始带领小学、幼儿园的低龄“小蝴蝶”承担起义拍义卖任务及策划表演活动。
在当天义卖活动中,记者看到,40多名“小蝴蝶”身影活跃。他们带着各自摊位主打的工艺品、零食等义卖产品,在场地四处游走,努力向围观市民推销自己的货品,“这是义卖,所有赚到的钱都要捐给山区的学校!”一名六七岁模样的女孩成功卖出一件手工饰品,眉开眼笑地向买家讲述。

义卖现场火爆,但7岁的珊珊“生意”遇冷。“我的手工麻薯卖了很久才卖出一包,还是靠卖萌推销出去的······”回到零食摊位,她眼泪汪汪地向“大蝴蝶”红姨诉苦;而手工绒花摊位的三年级小学生紫萌,在场地溜达了将近1小时,只卖出了2束绒花,“义卖也要讲技巧,真不容易呀!我还要好好磨炼。”第一次参加义卖活动的她嘟起小嘴,紧皱眉头。

图片

孩子们的艰辛,都被从旁观察的摊位管理员甄靖看在眼里。“受挫折是必然的,我们乐于看见孩子们在挫折中动脑筋,促成长。”甄靖告诉新快报记者,蝴蝶助学采取了恤孤助学会严格的志愿者培训流程培训小志愿者。“我们的,是面对家长的严。除了强调守时、负责,‘小蝴蝶参与本次行动一律采取去家长化,往年是蝶一代带着孩子做任务,今年家长将孩子放到岗位上,就要忙自己的任务。他们可以暗中观察,但不许掏钱帮衬义卖。孩子们遇到难题,可以和小志愿者团队共同讨论,集思广益解决,或者请教摊位指导员。”
一名躲在暗处观察的志愿者家长发现,虽然“帮衬”女儿的市民不多,但孩子每卖出一个义卖品,都兴奋地回到摊位报喜。“那份迫切想帮助他人的心,促使小蝴蝶们屡败屡试。做善事收获快乐,就愿意锻炼意志;通过结交新朋友,体验一群人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凝聚团队精神,才是公益给孩子们带去的最宝贵宝藏。”

短短一个下午,义拍义卖共筹募善款328,162.26元。据了解,这笔善款筹措不易,其中“蝶二代”功不可没。

爱和善意的双向奔赴

是孩子们做公益的前提
今年85岁的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老会长王颂汤,已在慈善领域奉献21年。看见“善二代”的成长,他表示很欣喜。
“孩子们在家长的鼓励下参加慈善活动,是近年来可喜的情况。恤孤助学会就和多家幼儿园、小学经常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贫困孩子上学、治病,这些孩子的心灵正在接受各种价值观,我们要趁早播种善良的种子,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价值取向。”王老会长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些种子会有相当一部分茁壮成长,从而影响社会。
据了解,2016年3月,我国慈善法正式出台,被誉为慈善领域划时代的标志。而广州作为中国慈善领域的活跃地,按照“政府搭建平台、社会运作、公众参与、全民共享”的理念,组织开展“羊城慈善为民”系列活动,带动老人、年轻人、少年儿童等社会人群,以各种方式参与和支持慈善事业,让慈善成为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广州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王老会长提醒,家长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公益,也要注意方法:“孩子参加的公益活动,前提是善意和爱双向奔赴。公益任务要符合他们年龄段能完成的为佳。对他们的要求是“有能力做到的'。家长要解释活动的意义,目的是让孩子们理解,对他们的参加也要多鼓励,多交流,把善良的观念固化在孩子内心。”
图片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