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蝴蝶助学专项基金
2025年第五届“小梦想夏令营”活动方案
一、活动背景
自2006年起,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蝴蝶助学专项基金(以下简称“蝴蝶助学”)以贵州省及广东省困境学生为对象,持续以“一对一助学”、“学习包”、“温暖包”、“生活包”等形式对困境学生提供助学支持,覆盖小学、中学及高中阶段学生。2023年秋季,蝴蝶助学在贵州台江民族中学启动“困境学生助学”专项,首期资助8名高中生。至2025年春季,资助规模扩大至32人(新增24人),每生获总额4500元的助学金,分6学期发放,保障其三年高中学业。
在此坚实基础上,“小梦想夏令营”作为“困境学生助学”项目的重要延伸,致力于突破单一经济援助,通过研学实践赋能成长:组织品学兼优的困境学生走进广州,参访卓艺陶瓷、例外服饰等企业,走进中山大学、华南师大等高校,探索沙面、广州塔等文化地标,并与城市学生、优秀大学生志愿者深度互动。这一系列的成长关怀活动,不仅以沉浸式体验开拓视野、激发内驱力,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城市文化的魅力,增强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更体现了“困境学生助学”项目从“经济解困”向“志趣培育”与“精神激励”升级的发展趋势。蝴蝶助学以“经济支持+成长赋能”的双轨实践,既弥补了政策末梢的覆盖缝隙,也为社会力量参与困境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
二、活动目标
开拓视野:通过城市地标、高校、企业参访,激发对未来的想象。
职业启蒙:接触多元行业,了解职业发展路径,树立奋斗方向。
成长赋能:应急培训、交流活动提升综合能力与自信心。
情感联结:促进城乡学生互动,建立长期互助纽带。
三、活动详情
(一)活动时间
2025年7月13日-7月17日,共5天4晚
(二)参与对象
1.核心学员: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组织的受资助学生16名(年龄15-17岁)。
2.带队教师: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教师 2名 (建议1男1女,熟悉学生情况,责任心强)。
3.蝴蝶助学活动执行志愿者:10名(负责整体协调、后勤、对外联络;协助分组管理、活动执行、摄影记录等)
4.朋辈导师:广州高校优秀大学生志愿者8名(建议涵盖不同专业背景,性格开朗,善于沟通引导,作为“大哥哥大姐姐”角色)
(三)活动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四)活动主办方及协办单位
主办单位: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蝴蝶助学专项基金
协办单位: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
支持单位:广东省社区青少年宫赤岗心乐宫、广州图书馆、JOYYE卓艺陶瓷艺术生活、滴滴自动驾驶、全新假期(等)
四、活动日程安排
五、特色设计
(一)“双导师”陪伴制
1.大学生朋辈导师8名: 主要承担“朋辈引领”角色。每日小组复盘会主持人、职业、学业话题引导者、情绪观察员、活动协助者。需提前培训,了解学生背景、沟通技巧、活动目标。
2.随队教师2名: 主要负责学生日常管理、纪律、安全、与家长沟通,是学生最熟悉和信任的成人。同时观察学生状态,与大学生导师、项目组及时沟通。
3.蝴蝶志愿者8名: 每组固定2名,作为活动执行保障、生活协助、安全监督员,协调组内事务。项目核心志愿者负责整体调度和应急处理。
建立“导师-教师-项目组”每日晚间沟通会(15-20min): 快速汇总各组情况、学生状态、发现问题、调整次日细节。
(二)梦想成长档案册
每日任务: 不再是简单记录,而是引导性探究。例如:
Day1:采访一位志愿者、新朋友,了解TA的一个小梦想。
Day2:记录参访企业、科技中让你觉得“最酷”的一项技术或设计,并说明原因。
Day3:在大学里,你发现哪个专业最感兴趣?为什么?记录一位学长学姐分享的克服困难的方法。
Day4:写下你学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安全技能要点。记录一位新认识的广州朋友的特点。
Day5:写下你的“梦想时光胶囊”关键词。
形式: 提前购买笔记本、发放任务卡,开营时发放给每位同学,同学们需在笔记本上记录、完成每日任务,结营时作为纪念品带走。
(三)资源联动
深度整合广州优质资源——知名企业(卓艺、例外、滴滴自动驾驶)、著名高校(中大、华师)等,提供独家参访、实践体验与专业课程,确保研学内容高质、前沿。
六、安全预案
(一)行前准备
1.活动开始前由监护人签署签订《参加蝴蝶助学夏令营知悉同意书》;
2.健康排查:收集参与同学的健康信息表(过敏史、特殊疾病、用药情况),签署《健康告知书》;
3.全员保险: 购买意外险和医疗保险;
4.专项培训会: 活动前1周,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活动流程与职责再明确。
5.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点名、离队报告、交通、住宿、餐饮、防走失、防溺水、防诈骗等)。
(二)活动期间
1.严格分组管理: 明确“1位蝴蝶志愿者+2位大学生导师”对“4位黔生”的日常看护责任。任何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行动。
2.出发前清点人数、活动中随时留意、到达目的地清点人数、返回住处清点人数。每次上下车、转场必点名。
3.离队报告制度: 学生如需上厕所或短暂离开,必须向本组志愿者报告,并由同性志愿者、伙伴陪同或知晓其具体去向和返回时间。
4.住宿管理: 学生按性别分房,教师住同楼层或相邻房间。制定就寝查房和熄灯时间。禁止学生单独外出。
5.食品安全:选择卫生信誉良好的餐厅,提前确认菜单,避免生冷、易过敏食物。确保饮水充足卫生。提醒学生注意饮食卫生,不吃无证摊贩食品。
6.场所安全:进入场馆、企业、高校,遵守对方规定,听从引导,不触碰危险物品、设备。避免前往人多拥挤、治安复杂的区域。
7.医疗保障:随队携带急救药箱,由救援队负责管理。
8.信息沟通:志愿者每日定时在群内发送图文简报(3-5张精选照片+简短文字),汇报当日主要活动和学生整体状态。遇特殊情况及时通报。
七、效果评估与反馈
(一)同学反馈
1.行前问卷: 了解期望、担忧、兴趣点。
2.每日小结: 通过成长档案册任务卡收集即时反馈。
3.结营问卷: 匿名问卷,评估活动满意度、收获最大的环节、建议改进点。
4.“梦想时光胶囊”信件内容(一年后寄回时分析): 观察梦想的延续与变化。
(二)教师与志愿者反馈
活动后组织座谈会或提交书面反馈,评估活动效果、学生表现、管理难点、改进建议。
(三)项目组总结
活动结束一周内完成详尽总结报告,包含活动执行情况、目标达成度、财务报告、各方反馈汇总、经验教训、未来优化建议。
(四)成果传播
制作活动总结推文/视频,向校方、合作单位、公众汇报成果,展现学生变化,提升项目影响力。
八、活动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