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专项基金
新快报报道:2015中秋寻亲圆梦行动
  • 所属项目: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 天天公益 -> 媒体报道2015-09-282660

■主办方代表、志愿者和孩子们合照留念。
■爱心人士给孩子们送上礼物。

■小丑先生变魔术,给孩子们带来欢乐。
■一个孩子受到感触流下眼泪。
■志愿者上台倾情表演。

■精彩的表演受到儿保中心孩子们的欢迎。

新快报2015中秋寻亲圆梦活动收官 十年寻亲,为500余儿童刊登档案,引领85名流浪孩子回家

昨日,主办单位代表、志愿者与儿保中心少年儿童欢度中秋

十年寻亲,感恩有你。昨日上午,在广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以下简称儿保中心)活动室,100多名滞留孩子与2015“中秋寻亲圆梦行动”主办单位三方如期欢聚,提前庆祝中秋佳节。羊城晚报社副总编辑,广东新快报社社长、总编辑孙璇,广东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主任卢站及广州市民政局、萝岗区教育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联欢活动,并为流浪儿童送上节日礼包。著名音乐公益人王厚明携麾下“梦响汇公益”、“童精彩爱心合唱团”两大实力演唱营爱心歌手和童星加盟义演,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以下简称恤孤助学会)和爱心企业则为孩子们送上爱心礼包。

小朋友中秋节盼望参加联欢

精彩的节目和贴心的礼物让孩子们忘记了忧伤,沉浸在欢乐之中。“知道今天要开(联欢)会,我昨晚一直睡不着!”丁东文从10岁起滞留儿保中心8年,如今已长成一个眉清目秀的大姑娘。她告诉新快报记者,每年中秋节最盼望参加联欢会,“等会儿还有我的节目,是大合唱,我站前排”。

春蓉和东文牵手站在一起,听到东文“透露”表演内容,春蓉睁大眼睛晃了晃手,大声说:“不是你说要保密吗?”两人随即大笑,惹得旁边小朋友凑过小脑袋急问:“怎么了怎么了?你们笑什么?”未待两人回应,小家伙的目光又被表演吸引,拍手喝彩。

滑稽小丑变魔术,空袋子里掏出玩具车;爱心歌手连连唱,并邀请小朋友和声……两个多小时的联欢和互动,参演志愿者与台下小观众全情投入,毫无倦意。

志愿者:很开心但又很难过

“亲爱的小孩,快快擦干你的泪珠,我愿意陪伴你,走上回家的路……”临近中午,伴随着“梦响汇公益”帅气歌手“929”兄弟的悠扬歌声,联欢会和新快报2015中秋寻亲圆梦行动都落下帷幕,台下小朋友捧着礼包,与“大朋友”依依话别。

“希望有机会再来看他们,所有的孩子都很可爱。”第一次报名参加新快志愿服务队的田小姐目送孩子们离开,感慨万千地说,当天“很开心,但又很难过”。随后,她突然红了眼圈,很认真地对新快报记者说,希望有更多人关注流浪儿童群体,因为他们是最需要关怀,最需要爱的孩子。

截至昨日,新快报“2015中秋寻亲圆梦行动”帮助儿保中心5位流浪儿童找到亲人。而自2006年发起该项公益活动,新快报在十年间为500多个流浪儿童刊发过寻亲档案,凭借着热心读者和网友的爱心接力,其中85名离家孩子走上了回家的路。

分镜闪回

镜头1

美丽歌手下台互动 孩子高歌回应

“打开你心门,让笑容天天见,每一次相聚,把亲切问候送给你……”伴随悠扬乐韵,广州著名歌手蔡婧犹如慈母般走进孩子群,唱响中秋节大派对的序曲——《平安每一天》,这是一首寄托着人们“平安梦”的歌曲。显然,儿保中心的孩子们对这首歌并不陌生,大家随着乐声高声合唱,空气里流淌着温暖的气息。

最感人的场景出现在歌手和小观众之间的互动。穿一身典雅长裙的蔡婧在乐曲高潮来临之际,忽然走下舞台,翩然靠近台下的孩子,亲切的举动博得孩子们阵阵欢呼。她边唱边和孩子们握手,时而抚摸孩子的头发,时而如老友般拍拍他们的肩膀,到最后,干脆和大家拉起手一起唱。她甚至把麦克风递给了身边的一位女孩——滞留在儿保中心多年的苏静文。小静文尽管没找到家,但在儿保中心工作人员细心照顾下不再流浪,在儿保中心平安生活了10年,这首歌正好唱出她的心声。“平安每一天,幸福在身边,每时每刻让快乐驻在你心田……”静文触景生情,扯着嗓子高歌。

尽管对公益演唱驾轻就熟,但这次演唱结束之后,蔡婧仍心绪难平。她感慨地说,相较其他公益演出,这一次参演令她感触更深。“我衷心希望孩子们能找到家,感受温暖。他们年纪轻轻就遭受骨肉分离的伤痛,我希望用歌声洗涤他们不愉快的记忆,趁着这个中秋节大PARTY,走进大家,给孩子们带来温暖和爱。”

蔡婧说,其实上台前并没有计划与孩子们合唱,但歌到动情处,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她情不自禁走下舞台。“我要走进他们,用我的手和体温传递最真最美的祝愿。”

镜头2

17岁少年上台表演“绝活儿”葫芦丝

17岁的星运爱读书,也喜欢乐器。父亲病故后,星运被贫困亲属送到儿保中心,一住就是两年。从最初的焦虑到如今的平和,他一天天成长起来,还学会了葫芦丝演奏。昨日,他腼腆地站上舞台,垂首弹指,代表伙伴们为来宾献上一曲《婚誓》。袅袅轻音自他手中的小乐器飘散,曲尽良久,仍在室内回响。“祝叔叔阿姨们中秋节快乐!”仍是腼腆的表情,星运眼里却闪动着自信,在一片掌声中,他微笑着走下舞台。

除了星运的“绝活儿”,儿保中心的孩子们还与萝岗区教育局的11名志愿者牵手登台,为来宾送上合唱《不再流浪》。这首歌由萝岗区教育局一位教师原创,歌词中“不再流浪,爸爸妈妈,我很想和你们生活在那温暖的家……”唱出了现场人员共同的心声和祝愿,把演出活动推向高潮。

2012年,岑春蓉在南沙区黄阁镇亭角村流浪时被民警救助送来儿保中心,此后3年,寻家一直是她的心愿。“我很喜欢这首歌,因为歌里唱的都是我想说的。”她说。

新快报记者发现,台上孩子献唱的同时,台下有小观众也受到了旋律和歌词感染,很多人站起来跟唱,还有人偷偷地抹眼泪。

孩子们的才艺归功于志愿者的奉献。新快报记者了解到,儿保中心不仅开设文化课,还设有每周至少一次的艺术课,艺术课教师都是萝岗区教育局的志愿者,他们教有兴趣的孩子学艺术,不取分文。

镜头3

快看,小丑先生

把气球吞到肚里了!

“哔哔——”一声哨响,小丑先生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突然现身,只见他张着鲜红的大嘴巴,大踏步走向舞台。台下孩子的热情瞬间被点燃,欢呼着迎接小丑先生入场。小丑不负众望,迅速从红黄相间的衣袋里掏出各色气球,麻利打气,现场派发。“我也要,我也要!”每个孩子都伸长手臂,而慷慨的小丑先生有求必应,将早就备足的礼物一一送出。

每年的中秋圆梦活动,小丑先生的魔术表演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节目之一,今年也不例外。“快看,快看,他把气球吞进肚子里啦!”在孩子们目瞪口呆的注视中,小丑先生将一条长长的黄色气球缓缓塞入口中,双手推送,竟一点点将气球吞了进去。

“完全看不出问题,他怎么做到的?”“气球怎么能吃进去呢?好神奇啊!”在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中,小丑先生卖起了关子,他用手拍拍肚皮,示意吃饱了气球,然后微微一笑,又从手中的空袋子里掏出几辆玩具车。

“我也要变(魔术),从袋子里变出爸爸。”疑似智力发育迟缓,平时并不善表达的邓简标目不转睛地盯着小丑,突然冒出一句。

孩子心声

“好希望这个中秋能回到父母身边”

喜欢音乐的叛逆少年魏良奇,仍在寻找妈妈刘仁美

在欢乐的孩子堆里,一个少年始终挺直背坐在椅子上,他不和周边孩子打闹,脸上也没有十分兴奋的表情,只是炯炯有神的眼睛一直盯着台上演出的嘉宾。不知想到了什么,少年的眼眶湿润了。

少年名叫魏良奇,是个热爱音乐的叛逆大男孩。虽然大家都想尽了办法帮他寻找家人,但直到联欢会结束仍没有任何消息。“看节目的时候我哭了,想到家,好希望这个中秋节,能回到父母身边。”魏良奇低声告诉新快报记者,越是欢乐的时候,他越发想念家人。

17岁的魏良奇已在外漂泊打工数年,由于平时很少与家人联系,他虽能准确报出妈妈刘仁美的电话号码,但儿保中心工作人员多次拨打这个号码,对方都称自己并非魏良奇的母亲。魏良奇记得母亲全家搬到广州白云区棠溪一带居住,但说不清具体地址,这让他的寻家之路变得格外不易。“我们一直积极地帮他寻找母亲,但目前手头上的线索太少,只能再想办法。”儿保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在联欢会现场,看着台上唱歌的表演者,良奇突然有感而发,说自己以前最大的兴趣就是音乐,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跟着歌曲自学自唱,但由于妈妈不允许自己朝这方面发展,他只得作罢。“他们唱得真好,希望有一天我也能上台表演。”他说,“梦响汇公益”歌手的一曲《亲爱的小孩》,不仅勾起了自己的思家之情,也让他的音乐之梦重新被点燃。“我真想像他一样,自己弹着吉他唱。”

“我想靠双手吃饭,不让大家失望”

“大龄儿童”年满18周岁,即将走入社会自食其力

“你别乱跑。”“快过来这边,坐好。”为了照顾3个新来的男孩落座,胡辉忙得够呛,即使节目演出进入高潮时,他也不忘关注身边的小伙伴。

今年18岁的胡辉自称是安徽人,2005年12月7日被民警护送至儿保中心,至今已有近十年,已经成为儿保中心里的“大龄儿童”。因为性格随和,很懂得照顾别人,儿保中心的男孩们都喜欢跟在胡辉后面,工作人员也乐意将一些照顾新成员或较小孩子的任务交给他。作为中心内为数不多的大哥哥,胡辉也很喜欢挑起照顾新生的重担。“我们管新入站的叫‘新兵’,我就是管‘新兵’的教练。他们年龄都比我小,刚来也没有好朋友,我就帮叔叔阿姨的忙,多照顾他们一点。”胡辉说。

由于今年已满18周岁,并且强烈希望就业,根据政策,胡辉即将离开儿保中心,走入社会尝试独立生活。虽然目前胡辉的工作尚无明确着落,但被问及想从事什么职业的时候,他咧嘴笑着兴奋地说:“我想去做洗碗工,或者去路边帮人擦皮鞋,靠我的双手挣钱吃饭,不让这里的叔叔阿姨失望。”

深情寄语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天使,都应该得到亲人的关爱。新快报坚持十年为他们寻亲,是要给他们一个灿烂的明天。”

——羊城晚报社副总编辑,广东新快报社社长、总编辑孙璇

“这些孩子很可爱,希望音乐能让他们忘记伤痛,度过一个快乐的中秋。”

——著名音乐公益人王厚明

“孩子们很棒,这个活动很棒!恤孤助学会今天送出的物品,都是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委托我们捐赠的,体现着社会各界对流浪儿童的关怀。祝孩子们节日快乐,早日回家!”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代表梁栋彬

“第一次接触这个(流浪儿童)群体,也是第一次知道广州有这样一个机构(儿保中心),挺欣慰的。因为他们已经结束流浪,正在寻找亲人。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来看他们。”

——新快志愿服务队田小姐

温馨提示

如果您是孩子的亲人,或是可以为“寻亲”提供线索的知情人,请拨打本报“寻亲”热线电话020-87776333,或儿保中心24小时值班电话020-82266873,让每一份爱心都可以凝结成中秋的月光,朗朗照耀人间最温暖的亲情!

文章来源:

http://epaper.xkb.com.cn/view/1008628

http://epaper.xkb.com.cn/view/1008666


☆ ☆   推荐专项基金   ☆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