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册登  录
专项基金
【新快报】:“许愿瓶”开启众筹模式 礼物将在“世界地贫日”集体收领
  • 所属项目:天天公益专项基金 -> 天天公益 -> 媒体报道2016-05-053181

■专题统筹:新快报记者 潘芝珍 ■专题执行: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潘芝珍

“是转款给倬麟,还是买好学习机送到报社,由你们转交?”“能不能开通线上捐款通道,我转钱给庞谦艺小朋友,让他选一款自己喜欢的电话手表?”……昨日整个上午,“许愿瓶”认领热线铃声不断,爱心读者积极认领地贫小朋友心愿的同时,也提出“便捷参与”的建议。

新快报记者随即与公益众筹平台“病友帮”取得联系。在“病友帮”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昨日下午5,“许愿瓶”众筹通道开通。与病友帮合作负责该项目善款接收的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会,也将在此次活动中变身“代购大师”及“快递小哥”,筹款目标任务完成后,志愿者将为小朋友用心选购礼品,并在58日“世界地贫日”当天,携礼参加由新快报与广东省地贫防治协会、广东省地贫志愿者服务总队联合主办的“关注地贫,携手同行”公益大舞台,暨“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您”大型义诊宣传活动,现场为地贫小朋友派发礼物!

“许愿瓶”行动是新快报2012年发起,为地贫患儿圆梦的品牌公益活动,今年已是第五年。借力于爱心人士的支持,在以往四届活动中,有超过100名地贫孩子梦想成真。为方便读者奉献爱心,2016许愿瓶行动”除专设心愿认领热线18665089067,首试网上众筹,目前筹款预算为2.5万元,接下来若有更多心愿被认领,众筹目标将作出相应调整。

【认领地贫孩子心愿,请拨热线】 18665089067或点击链接进行爱心捐赠:http://www.bangby.com/hs/wap/crowd/crowdDetail.jsp?projectNo=CX20160504153608158

许愿瓶11号 聂文生,11

爱学习的“铁路迷”想要拉杆书包

许愿瓶11号 聂文生,11

受到重症地贫病情的影响,11岁的文生身高只有1.2米。小学五年级课程繁多,每天都要背着七八斤重的书包去上学,文生倍感吃力。看见儿子被大书包压得缩肩驼背,妈妈总是十分心疼:“他太瘦小,快背不起书包了。”她轻轻叹息着告诉新快报记者。

幸运的是,文生已找到全相合的骨髓,今年5月将获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机会。他盼望摆脱输血和排铁的日子,努力学习,实现做地铁驾驶员的梦想。“只要有铁路轨道的地方,都能引来文生的注意,这孩子是个‘铁路迷’。”妈妈说,文生希望治好病,有好的体格专心读书,在得知自己拥有一只可以圆梦的“许愿瓶”后,他毫不犹豫地许愿,“我只想要一个拉杆书包,这样就能节省体力,好好学习!

许愿瓶12号 冯宇恒,5岁半

豆浆迷”期待有自己的豆浆机

许愿瓶12号 冯宇恒,5岁半 “豆浆迷”期待有自己的豆浆机

下午4点幼儿园放学后,宇恒就要去南方医院输血,去输血前,宇恒若能喝一杯甜甜的豆浆,心情便会瞬间满足。只是,豆浆只能在外面买,因为家里没有豆浆机。宇恒不是一般的孩子,因为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父母在照顾宇恒的饮食上总是小心翼翼,其实,他们很想为小“豆浆迷”自备一台豆浆机。

宇恒也见过豆浆机的神奇。冯爸爸记得,有一次儿子在小姨家做客,全程观看了小姨为他“制造”豆浆,满屋都是豆汁香味,宇恒馋得口水直流。“爸爸,你也买一台豆浆机好吗?”回家的路上,宇恒的问题让冯爸爸犯了难,儿子从小确诊重症地贫,每月输血排铁要花去一个月的工资,有时候还要靠工友捐款才够钱按时为他用血,豆浆机对于冯家,就是奢侈品。

懂事的宇恒没有再提豆浆机,但他盼着父母带他去小姨家做客。“如果自己家能有一台豆浆机,就可以天天喝美味豆浆了。”说出自己的心愿,小宇恒笑得很甜。

许愿瓶13号 利欣栩,4岁半

“小公主”喜欢公主图案拉杆书包

 

 

许愿瓶13号 利欣栩,4岁半

欣栩9个月大时,妈妈高镜华带她到去做常规体检,却发现欣栩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症”。高镜华从医生处得知地贫起于遗传,连忙叫丈夫到医院验血,才知道夫妇俩都是地贫基因携带者。医生告诉她,欣栩需要定期输血和排铁才能维持生命。“如果知道自己有病,真的不会生下这个孩子让她受罪。”高镜华觉得自己亏欠小女儿太多。

输血、排铁……时光匆匆,如今的欣栩已有4年输血史,4岁半的她今年9月也要上幼儿园,做中班的插班生。

“欣栩虽然有病,但一直是我们全家的小公主。”妈妈说,欣栩姐姐欣鸿正在读大班,每天下课回来,都会给妹妹教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欣栩对学校特别向往。”妈妈说,当欣栩得知新快报的“许愿瓶”活动可以为她实现一个愿望时,小女孩雀跃地拍着小手说:“我想要一个有公主图案拉杆书包!我要像姐姐一样,背着书包上学去。”

许愿瓶14号 何昊宇,4

贴心宝贝想为爸爸求一台微波炉

从化太平镇何家埔的一个平凡农家,养育着昊嘉和昊宇这对双胞胎小兄弟。可惜的是,孩子们的到来,并没有给家里带来太多喜悦,出生不久,医生便从孩子们的身上都查出重症地贫。“两个孩子,输血、排铁都是双倍支出,以家里的条件看来,早就顶不住了。”妈妈陆婉君说。

为了养家糊口、支持孩子们的常规治疗,爸爸将家中生计一肩挑,早上7点不到便离开家门去送快递、做货运;直到晚上10,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休息。家人每天都会给爸爸留一份饭菜,可爸爸回家太晚,热腾腾的饭菜早已冰凉。而爸爸为了早些休息,哪怕冰冷的饭菜,都将就着吃,这一切,小昊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妈妈,我们在‘许愿瓶’里,放一台微波炉吧,这样爸爸就不用吃冷饭了。”听到儿子的愿望,妈妈无比的欣慰,“孩子还说,不能跟爸爸说,等愿望实现了,给爸爸一个惊喜。”

许愿瓶15号 王柏鸿,5岁半

地贫兄弟需要消毒碗柜隔离细菌

许愿瓶15号 王柏鸿,5岁半

李建英的3个孩子里,5岁半的柏鸿和7岁的大哥柏谦,都是重症地贫患儿。

幸运的是,今年325,小柏鸿和三妹成功配型并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如今已经移植了一个月,正在南方医院儿科住院观察。

“柏鸿是幸运的,如果顺利,他便从此脱离输血和排铁的日子,过上正常生活了。”妈妈李建英如是期盼。“医生说做完骨髓移植的孩子都要非常注意,一切起居生活都要格外注意卫生,以免再受细菌感染。”为了让新的造血干细胞和免疫力顺利重建,李建英都非常谨慎,在医院里,她十分仔细地给儿子把关卫生,每次使用的餐饮工具都要用开水来回烫好几次才敢给他用。

然而,还是没有防住无孔不入的细菌。不久前,柏鸿的肺部受到感染患上肺炎,如今还未完全消除,听到儿子的咳嗽声,李建英非常担心。“妈妈,我和哥哥可以许愿要一台消毒碗柜吗?”听说可以参加许愿瓶活动,小柏鸿这样跟妈妈说。



许愿瓶16号 陆梓恩,6

学龄前女孩希望有台点读机

“妈妈,我就要读小学了,怕功课跟不上,我看见邻居家哥哥有个点读机帮助学习,我能不能也有一个,预习一下小学的课程?6岁的梓恩即将在今年9月踏入小学读一年级,在幼儿园时,因为要经常请假,她落下了不少功课,有点跟不上同学的进度。

“可是我们家没有多余的钱买点读机了,对不起。”妈妈怜惜且内疚地向女儿解释,其实,梓恩妈妈心里也在替女儿着急。自从女儿出生后6个月确诊地贫,每隔20多天就要去医院输一次血,随着岁数增大,输血的次数也要增多,每次这样请假,确实会耽误学业。

“如果可以,我们很希望‘许愿瓶’能实现孩子的心愿,我们需要的点读机不用太贵的,能复习小学功课就行。”梓恩妈妈说。

许愿瓶17号 潘子雯,5岁半

“小画家”想要点读机听故事

“小美女画家,你在画什么?”子雯甜甜地对爸爸一笑,继续低头描绘她的漫画,她熟练地挥动彩色笔,细致的线条下,一个美丽的“公主”便跃然于纸上。

爸爸潘先生告诉记者,子雯性格比较文静,最喜欢自己一个人看书、画画,但为了家计奔波,以及挣钱让孩子维持输血和排铁治疗,父母经常忙于工作,很晚才回家。“其实,子雯很想我们给她讲故事,但是我们实在没有时间,她也只好自己一个人看漫画书度日。”

“爸爸,我能有一台点读机吗?书本放在机子上面,用笔一点就能有人朗读……”子雯向爸爸提出过要求,但潘先生并没有马上答应。昨日,他将女儿的愿望悄悄告诉新快报记者:“真盼望有人帮她实现心愿,给她一个惊喜。”

许愿瓶18号 曾嘉莹,8岁半

“有平板打发输血时间就好了”

出生不久,妈妈便发现嘉莹的身体比一般小孩羸弱:经常发烧,感冒;3岁时,一次反复发烧,让家人得知了真相:嘉莹患上了重型地中海贫血,要靠输血和排铁来维持生命,或者通过移植骨髓来治愈病情。

曾家家境不富裕,父母都是打散工,实在无力承担骨髓移植的费用。五年来,靠着微薄的收入,才勉强为嘉莹维持输血和排铁治疗。“每次带孩子去南方医院输血,她都觉得时间很难打发。输血时间比较长,还需要在医院住一天。”妈妈说,嘉莹小时候输血,每次都要背着她摇晃,才能安静地完成输血治疗;慢慢长大,女儿带着语文书和作业,边输血边复习来打发时间。可是作业做完了,她依旧要看着血袋发闷。

嘉莹每次去输血,都能看见一些拿着平板电脑的孩子,边输血边看动画片,妈妈发现,女儿眼里透出了羡慕的光芒。“可家里条件不允许有一台平板电脑,如果有一台这样的机器,孩子输血时,就不用独自发闷了。”

许愿瓶19号 朱明瑶,5

文静小女孩喜欢骑单车

快上幼儿园的瑶瑶,每逢看见小伙伴骑着小单车出门玩耍,都禁不住追上去,她也想一尝骑着小单车到处走的滋味。曾经也有人借过一台小单车给瑶瑶玩,但还没玩够时间,就要把车还给人家,让瑶瑶意犹未尽。

妈妈发现,平时比较文静的瑶瑶,一看见单车,就会变得活跃开朗。但她没有条件送一台玩具单车给女儿。瑶瑶出生后9个月,便因为嘴唇发白而去求医,最后确诊患上重症地贫。确诊不久之后,妈妈雷瓦凤便带女儿到南方医院配型,希望通过骨髓移植的方法,彻底根治地贫。不过,数年过去,一直未找到相合的骨髓。

为了缓解治疗的压力,父母将积蓄存起,削减日常的开销,包括买玩具的支出,不敢乱用一分一毫。“瑶瑶说,别人家孩子能骑着四轮小单车到处玩耍,样子拉风极了,她很羡慕。所以,想要一台小单车的心愿,已经很久很久了。”

许愿瓶20号 江炜钧,3

爱写字爱画画也想听故事

在家写字、画画、看电视……3岁的炜钧的日常“活动”似乎比其他小朋友的更为单调。有一天,小家伙发现邻居家的孩子抱着一台幼儿点读机在听故事,他好奇极了。小朋友还告诉他:“我在跟着这台点读机预习幼儿园的功课。”小炜钧记住了小伙伴的话,心心念念9月份快点到来,他想快点去幼儿园“读书”之余,还想有一台“拉风”的点读机。

但是,妈妈实在不能完成孩子的心愿:“孩子的输血排铁治疗一个月要5000多元,扣除治疗费用,生活费就变得紧张了。若是想要小型的玩具,比如小陀螺、小钓鱼玩具等,我们勉强都能满足,但上百元的点读机对我们来说,是奢侈品。可是,小家伙确实需要多学习知识,否则,我也担心他上了幼儿园后,跟不上进度。”

 文章来源:新快报2016年5月5日A10版 A11版

http://epaper.xkb.com.cn/view/1035167

http://epaper.xkb.com.cn/view/1035217

 


☆ ☆   推荐专项基金   ☆ ☆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020-87777268
广州市环市东路404号之三2楼(201-204房)
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 © 2004-2023 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
网站ICP备案:粤ICP备0918641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555号
网站设计:JZ·studio